(今日.上海热线)meimeigan
把握好新发展格局下“三农”工作的重要机遇🎢《meimeigan》😦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对事物的认识程度直接决定着人们的行为方式。预防工作中存在的不规范现象看似形态各异,其根源实际在思想,行为只是表象。究其症结,是学习不够、学习不透、学不入心的必然结果。在检察机关开展的历次教育实践活动中,一些地方存在对学习口头重视、实际不重视,要求不高、心浮气躁的情况,致使不知其可者有之、不求甚解者有之、学而不化者有之,学习流于形式、思想发动不足、认识不到位,导致教育实践活动“雨过地皮湿”,效果不佳。学然后知不足。要使专项整治工作从上级检察机关的部署要求转变为个人的自觉行为,从要我规范转变为我要规范,做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必须从学习研讨这一基础环节抓起,下大功夫转变思想,提高认识,自觉纠正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中的不正确行为,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这样专项整治工作才能达到既定目标,预防人员的素养才能有新的提高。
西方经济学有个经济人假设,认为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人和组织都有私利,总会追求利益最大化。一些西方学者将其推广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认为一切个人和组织的行为无不是谋求私利。例如,美国新自由主义代表人物弗里德曼认为:“只要是参与者所关心的、所珍视的、所追求的,就都是私利。”在他看来,科学家设法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传教士设法把非教徒变成教徒,慈善家设法救济穷人,都是谋求私利。其实,在中西方文化中都有私利和公利、他利的区分,个人或小集团利益相对于公众利益而言是私利。各种组织或个人所关心的、所珍视的、所追求的对象非常多,既有私利,也有公利或他利,不能统统说成是私利。判断一个组织或个人的行为是否在谋求私利,主要是看其行为动机、目标和结果,特别是看其行为对自身和公众利益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做事完全是为了实现个人利益,这的确是谋求私利;但一些先进模范人物为增进公众或他人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乃至生命,绝不能说是谋求私利。这两种行为的价值取向和社会影响有着本质区别,一概说成是谋求私利,无异于黑白不分。,先进的计算机,即使出现一些硬件或软件的故障也不会停机,这得益于配置了“高端容错服务器”。
70余年过去了,这段发生在窑洞里的对话,仍时时被人提起,关于监督的话题,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必须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党内不允许有不受制约的权力,也不允许有不受监督的特殊党员。这一要求,斩钉截铁,掷地有声。,全会根据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新任务,制定了《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准则》),修订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进一步完善了党员民主监督制度。在中国共产党95年的革命建设改革历程中,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始终保持先进性、纯洁性和凝聚力、战斗力,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党有着强大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党员民主监督是保持和强化这一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有效保证。我们一定要按照十八届六中全会的要求,坚决贯彻落实好《准则》和《条例》,充分发挥好党员民主监督作用。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指出,“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组织保证”。选人用人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风向标,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对政治生活危害最烈,端正用人导向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治本之策。,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指出:“必须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要求。”这一重要论断,是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宝贵经验,也是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立于不败之地、永葆先进性纯洁性的必然要求。
(作者系中央党校中青二班学员,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委常委、纪委书记),《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十分强调党的政治纪律,明确提出:“政治纪律是党最根本、最重要的纪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基础。”
【編輯:荷丽黛·格兰杰】
相关新闻
- 促进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 2023-05-30 04:11
- 万家团圆度佳节 多彩活动迎国庆 2023-05-30 03:48
- “软硬兼修”合力推动乡村建设行动 2023-05-30 03:33
- 办好民生实事需下真功夫 2023-05-30 03:35
- 与时俱进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2023-05-30 03:58
相关新发布
- 人口学创新发展的着力点 2023-05-30 04:20
- 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2023-05-30 03:59
- 乡村“四止” 2023-05-30 03:56
- 总书记关切开放事|带来“民生新获得”——透视身边的开放 2023-05-30 04:14
- 抓住关键问题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2023-05-30 04:02